地址:上海市嘉定區滬宜公路1188號南翔智地3號樓308
電話:021-6989 2408
3月5日上午,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開幕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。“生態環境”“鄉村振興”“新型城鎮化”“科技創新”等內容與園林花木行業發展密切相關。
關鍵詞一:生態環境
“生態環境質量穩定改善”列入2023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。要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,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。加強城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,持續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。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政策,發展循環經濟,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,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,持續打好藍天、碧水、凈土保衛戰。
過去五年,生態環境明顯改善。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8.1%、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4.1%。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(PM2.5)平均濃度下降27.5%,重污染天數下降超過五成。全國地表水優良水體比例由67.9%上升到87.9%。設立首批國家公園,建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9000多處。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。
全面劃定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、生態保護紅線和城鎮開發邊界。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,實施一批重大生態工程,全面推行河湖長制、林長制。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。完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。森林覆蓋率、濕地保護率分別達到24%、50%以上,水土流失、荒漠化、沙化土地面積分別凈減少10.6萬、3.8萬、3.3萬平方公里。
穩步推進節能降碳。統籌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和綠色低碳發展,科學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。
關鍵詞二:鄉村振興
在“今年工作重點”部分,提出要穩定糧食生產和推進鄉村振興。穩定糧食播種面積,抓好油料生產,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。完善農資保供穩價應對機制。加強農田水利和高標準農田等基礎設施建設。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。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。發展鄉村特色產業,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,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。
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,五年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,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。啟動鄉村建設行動,持續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。加強水電路氣信郵等基礎設施建設,實現符合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、通客車,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從80%提高到87%,多年累計改造農村危房2400多萬戶。深化供銷合作社、集體林權、農墾等改革。立足特色資源發展鄉村產業,促進農民就業創業增收。
關鍵詞三:新型城鎮化
五年來,擴大國內有效需求,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。
統籌推進西部大開發、東北全面振興、中部地區崛起、東部率先發展,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速總體高于東部地區。加大對革命老區、民族地區、邊疆地區的支持力度,中央財政對相關地區轉移支付資金比五年前增長66.8%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、長江經濟帶發展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,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。
有序發展城市群和都市圈,促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。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,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從4500多公里增加到近1萬公里,排水管道從63萬公里增加到89萬公里。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6.7萬個,惠及2900多萬家庭。
關鍵詞四:科技創新
過去五年,科技創新成果豐碩。構建新型舉國體制,組建國家實驗室,分批推進全國重點實驗室重組。一些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新突破。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從2.1%提高到2.5%以上,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60%以上,創新支撐發展能力不斷增強。
增強科技創新引領作用。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,實施一批科技創新重大項目,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。發揮好高校、科研院所作用,支持新型研發機構發展。推進國際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,布局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。支持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,全國基礎研究經費五年增長1倍。改革科研項目和經費管理制度,賦予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更大自主權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,激發創新動力。促進國際科技交流合作。通過市場化機制激勵企業創新,不斷提高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,將制造業企業、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從50%、75%提高至100%,并階段性擴大到所有適用行業,各類支持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年度規模已超過萬億元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